当前位置:首页 > 炁体源流 > 正文内容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中篇》

张至顺3年前 (2022-03-04)炁体源流7725

太清元道真经张至顺注解《元道中篇》

元道中篇

人者,万物之中至灵,与天地俱生于虚无之始,元炁结而成形。形既将立,则十天神降在人身中,化为神矣。

老子曰:积精聚炁,父母和合,阴阳交媾,始一月为胚;二月为胞;三月为胎,形兆分也,三魂降焉;四月四神术,四神者,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;五月五藏安镇也;六月六律名六根也;七月生七魄也;八月八景见,和真八神也,八景者,五藏、三丹田是也;九月安九宫,生九真,九宫者,在泥丸周匝上下是也;十月成形,十天神降,元道炁全,方得受生。故曰与虚无天地同生。老子曰:天地媾精,已生其人。

故能成其人矣。

为得元道而成形也。

既与天地同生于虚无之始,合与天地齐寿。今且天地久长即为人不能长久者,何也?曰:天地能长久者,盖为温静柔和,不移本性,常守虚寂,湛然不劳,而得自然之道,元真不散,故能久长也。

人不能长存者,缘生妄想,移于本性,不执自然,不守其根,自取其劳,常求自益,思虑不息,关机万端,故元炁随欲而消散,故不得长生也。

人不能与天地长久者,天无为而人有为,地无欲而人有欲,天常明而人自昧,地基敦而人自浮,天炁轮而人炁滞,地伏泉而人有炁,此者与天地相返,自不守元道而体虚无,故不能同也。命延亿载者,为留炁身中,存其命也。

六根本来虚静,为人自生妄想,六贼所牵,终不得归根。因此六贼:心妄生,目妄视,耳妄听,鼻妄香,口妄言,舌妄味。终不能归根,故不可永存也。归根者,为复元炁之根本也。

凡为贼乱中和,失其本性,心有妄而神自乱,目有妄而外视,耳有妄而外听,鼻有妄而失灵关,言有妄而失真行,舌有妄而玉液不结,皆因妄牵,去道远矣。

复元炁之道,别无他法,但降心湛寂而已矣。人常能虚心湛寂,则自然元炁复也。复元炁之法,当以减息为候。心神湛寂,其息自减。减半息,增半寿也。

半息者,为人一昼一夜有一万五千息。若能归根定住不至出入者,延命本寿外一半。

从减息至无息,则复元归本矣,故可住世永劫而不坏也。

闭息之道至妙,寄意念神,冥然体道,道复归身,神复归根,玄关微出,久而成真也。经曰:凡人以有息为常,圣人以无息为常。《阴符经》曰:死者,生之根,为无息之道也。

动而有息,静而无息。故无息者,自然之道也。修元道之士,常宜以无息为是,有息为非,无息为常,有息为妄,先以减息为事则易而功多,若不以为事则难而功少,但湛然养炁,则三灵欢然,神魂畅焉,则元炁不习而至矣。

老子曰:人能常清静,万神悉皆归。《黄庭经》曰:心意如致欣昌,此之谓也。

黄庭之道,有三十六慎,每一慎为应,至三十六应乃为半功。诸道应慎皆多,惟元道总一慎三应则成功也。

故修道之士,积功而炼精炁为定。

一慎者,慎其休止也。

故修道内守坚固,事无暂忘,故不可休止也。若慎而止,万无一失。

三应者,三转意也。一转意一百日。

为次第而功积,相家有其月数。

第一应一百日,有事可止,无事可减,至此则尘虑自减。

烦事俱不能兴动也。

虚澹日增,此为第一应也,小功成矣。第二应二百日,忽忽自止为第二转意,至则不食五谷,不嗜五味,无大饥渴,是中功成矣。

人至二百日后,小功成而中功满,永无饥渴。

第三转意者,三百日元炁兀然自住,元道归根,饥渴不至,寒暑不侵,死籍永除,天地齐寿,通世为一周,此是大功成矣。

得道之后,地府除籍,上天录名,东斗注算,西斗注禄,北斗落死,南斗上生,字标仙录,永为真人矣。故曰死籍永除矣。位入真仙,出入华胥之国,弃贱人间,因此而升天。

有事止无事减者,功萌也。此法但有事无事皆可减矣,则元炁渐复也。忽忽自止者,元炁将定也。兀然自止者,元炁已定也。定者,万物皆坏,惟此定身永不动矣。大君曰:从减息至无息,从无息至定。定者,不取不舍,是无为之定,非执定之定也。得此定者,阴阳自调,四时自离,元炁自满,众神自栖,惠通玄奥。

老子曰:其智自悟,从无入有也。

故阴阳调则百病不生,四时离则寒暑不侵,元炁满则永无饥渴,众神栖则兵虎不害,惠通玄奥则万事不生,皆自然之道成矣。

惠谓不出户知天下,不窥牖见天道。

大君曰:人之思虑不一者,元炁皆销散,阴魄盛矣。惟此道功成,妄自灭也。

修道之人,至三百日后犹有阴魔相恼,尸鬼动摇,忽自猖狂,转生情切,往往自退,切宜守也。

纵有所发无不善也,所用无不中也,故有善发、有惠发、通发,皆自然而然也,永无喜怒哀惧惊恶之发矣。

人志道,喜怒俱息,祸害不生,永得功行相承,妙自致矣。

大君曰:长生无他:神全、炁全、形全而已。神全虚无,炁全湛寂,形全清静。元炁充积,

充者满积者,结众化成神明也。

形永存矣。神炁皆全,故能举形而升仙矣。

住气兼行气法

诀曰:调炁减息,其功稍迟,若住炁兼行炁,其功倍也。住炁者,候神安和,久而宁帖,因而住之,至於极者为行通。每候鸡鸣前至寅时,可行五七通,渐渐加至十通,或作意渐增之,意炁俱定即定,恬自极。初可以鼻进,数息便住,至极有益无损,甚微妙也。

每住息之时,须候常喘息,出了便住,此名外炁不忤。亦须先净一室,择其良友专数其息,此要渐渐增多也。

如此行减息之道,功倍速成。

《阴符经》曰:绝利一源,用师十倍。

其慎者,吐引大奔。初修之士故未免也,不得不慎,其奔吐宜慎之为妙。

不慎者,忽有内伤,心见反损也。经仙#1曰:出微微入绵绵,明至理自通玄。

大君曰:住炁可以通百关,除坚滞,治万病,导元炁。

修行人住炁,若园人灌畦,一满而水通,百脉众物皆滋也,一炁而灵变万神,三丹俱王,故言要在导乎元炁。

若百关通则减息,元炁随意自开,津路流注,元炁与津液所及之处,先化为髓,永不坏也。

《中黄经》曰:蒸筋曝骨达诸关,握固渐通,开百窍。百窍关连总有神,由子躯除归我身。怡然得达自明真,自明之道永长存。故不坏矣。炁初时则觉遍身微热,此是元炁充满四肢,盈溢百窍,故曰在此应也。即须握固,运入三丹田。三丹田出,故流遍於身,通於百神,可使毛发踯躅,容貌光芒,颜如处女。仙经曰:无一毛不通於炁,无一节不住於神。此是练骨法,久久集之,则金髓玉骨长生仙矣。

大君曰:减息住炁,以无息为常,定炁为功。若犹减息则功迟,若专住炁则难得至於无息。若通百关,兼行炁减息,则元炁自然充盈,其功速倍而成矣。元炁全身以不举不动为头,以不出不入为足是也。泯其万境,息此六情,普洗烦心,祛涤诸想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张至顺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angzhishun.com/post/10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中篇》” 的相关文章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下篇》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下篇》

元道下篇下篇无他法,皆言报功。经曰:但是首篇,不见其文,道成将举乃可见也。言其报功者,报修元道之功也。经曰:报功之事,皆是仙家灵变,神用之仪饰,驾驭之灵物,宫阙之异观,饮馔之珍羞,引从之童僕,赏玩之玄乐,以报修行之功矣,万代记录,如茅君九锡爲上道又百倍。学元道者,无辞勤矣。下篇首目约数十篇,所记者五...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昔鸿濛分判。阴阳始列。轻清上浮者爲天。重浊下凝者爲地。清浊相混者爲人。盖人禀乾坤而交以成性。受阴阳而感以成形。得五行之化育。而五脏五德五灵。由斯而全焉。列三才之品。爲万物之灵。世间难得者人也。人生难得者道也。夫人与天地同才。而不能与天地同长久者何也。皆因不知消长之理也。人与仙佛同体。...

张至顺:皇極品第二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皇極品第二(炁体源流)

皇極品第二(张至顺炁体源流)吾不知其名。强名曰道。夫道者。有清有浊。有动有静。天清地浊。天动地静。吕诗诗云清静妙经亘古无。水精注后理方舒。品分廿四超三界。大地遵崇获宝珠。关帝诗云一卷无爲清静经。旁门外道不相亲。改邪归正循天理。长生不死也由人。吾不知其名者。吾乃我也。是太上自叹。大道本无形象所定。更无...

张至顺:六贼品第七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六贼品第七(炁体源流)

六贼品第七(张至顺炁体源流)人心好静,而慾牵之。无心道人诗曰眼不观色鼻不香,正心诚意守性王。三境虚空无一物,不生不灭寿延长。尹真人诗曰灵光终日照河沙,凡圣原来共一家。一念不生全体现,六根纔动被云遮。人心者,常人之心也。好静者,不爱妄动也。慾者,七情六慾也。牵之者,牵引外驰也。夫人心本不好静,因有元神...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虚无品第十(张至顺炁体源流)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,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,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紫清真人诗曰此法真中妙更真,无头无尾又无形。杳冥恍惚能相见,便是超凡出世人。翠虚子诗曰无心无物亦无身,得会生前旧主人。但是此中留一物,灵台聚下纤砂尘。能遣之者,是将一切杂念,遣逐他方...

张至顺:虚空品第十一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虚空品第十一(炁体源流)

虚空品第十一(张至顺炁体源流)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,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慾岂能生。慾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观空子诗曰富贵荣华似水沤,尘劳识破上慈舟。观空得宝炉中炼,稳跨青鸾谒帝洲。惧留孙诗曰空形空象空仙方,空寂空心空性王。空里不空空色相,真空观妙大文章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者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