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炁体源流 > 正文内容

张至顺:道心品第五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3年前 (2022-03-07)炁体源流7168

道心品第五(张至顺炁体源流)

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
正阳帝君诗曰

可叹苍生错认心,常将血肉当黄庭。

三途堕落无春夏,九界昇迁少信音。

便向仙街了罪籍,遂从道路脱寒阴。

吉凶两岸无差错,善士高昇恶士沉。

重阳帝君诗曰

道心惟微人心危,几箇清清几箇知。

至善中间爲洞府,玄关里面是瑶池。

猿猴紧锁休迁走,意马牢拴莫呌驰。

允执厥中涵养足,金光一道透须弥。

人者,善男信女也;能者,至强无息也;常者,二六时中也;清者,万缘顿息也;静者,一念不生也。修道之人,以清静爲妙。非礼勿视,则眼清静矣;非礼勿听,则耳清静矣;非礼勿言,则口清静矣;非礼勿动,则心清静矣。

天地悉皆归者,得明师指点身中之天地。天气归地,汞投铅也;地气归天,铅投汞也。神居北海,以清静之功,则身中天气悉归之,而身外之天气以随之;神居南山,以清静之功,则身中地气悉归之,而身外之地气以随之。

所言身中之天者,道心而已矣;身中之地者,北海而已矣。道心先天属乾,乾爲天,故以道心爲天也;北海先天属坤,坤爲地,故以北海爲地也。身中之天地而感身外之天地,身外之天地,以应身内之天地。

而身内之天地有主宰,则身外天地之气悉归于内也。若无主宰,则身内之天地之气悉归于外也,不能成道,反与大道有损。

书经曰: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正是教人去人心,守道心,无奈世人不得明师指点,总在书上找寻大道,岂不思这大道,至尊至贵。子贡曰: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闻也。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。又曰: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
子曰:朝闻道,夕死可也。似此数语推之何等贵重,岂将大道露洩于纸墨乎?又岂将大道,不分贵贱君子小人,俱可得乎?定无此理也。

三教圣人之经典,所言治国齐家,人事之常道者,品节详明。所言修身次第工夫,概是隐而不露。所露者,不过是以肉团顽心爲虚灵不昧,或以心下三寸六分爲黄庭,以两肾中间一穴爲父母,未生以前,冥心空坐爲道心,又爲返本还原,一概虚假,世人信以爲实,深可叹也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张至顺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angzhishun.com/post/23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张至顺:道心品第五(炁体源流)” 的相关文章

炁体源流许理慧自序!

炁体源流许理慧自序!

许理慧再版序大道恒久,时光荏苒。不觉间,恩师张至顺道长已登真五载有余。为延续师父之志,弘扬道家文化,我们决定将师父的三本著作《炁体源流》《八部金刚功》和《米晶子济世良方》校订完善后再版。同时将《八部长寿功》总结成文与《八部金刚功》联壁出版。其中,《炁体源流》是本门修炼丹道的根本经典,书中汇集了《道藏...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上篇》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上篇》

太清元道真经序元道者,玄元之上道,黄老之心秘也。元和中,孟谪仙降世,其胎亲皆积至诚醇厚, 谪仙又至慈敦孝,先感东山陶大通君,先示死生之变,因命执本根焉。本根即元道也。次感南统樊大君,戊戌岁降之,口授此经。故皆大纪枢要,直指长生久视之道,盖黄庭云至道不烦矣。太清元道真经注解释题曰:元者,本也,始也...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下篇》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下篇》

元道下篇下篇无他法,皆言报功。经曰:但是首篇,不见其文,道成将举乃可见也。言其报功者,报修元道之功也。经曰:报功之事,皆是仙家灵变,神用之仪饰,驾驭之灵物,宫阙之异观,饮馔之珍羞,引从之童僕,赏玩之玄乐,以报修行之功矣,万代记录,如茅君九锡爲上道又百倍。学元道者,无辞勤矣。下篇首目约数十篇,所记者五...

张至顺: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(老子传节录)

张至顺: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(老子传节录)
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(老子传节录)老子传节录老子者,楚之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,生于周定王三年,生而皓首,故称老子,姓李名耳,字伯阳,諡曰聃,周守藏室之史也,亦云柱下史,孔子适周,将问礼于老子,老子曰,子所言者,其人与骨皆已朽矣,独其言在耳,君子得其时则驾,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,吾闻之,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...

张至顺:无极品第一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无极品第一(炁体源流)

无极品第一(张至顺炁体源流)老君曰大道无形。生育天地。大道无情。运行日月。大道无名。长养万物。木公祖师诗曰道德天尊演妙玄。尊经一部即真传。求师指破生死窍。得诀勤修龙虎丹。箇箇同登清静道。人人共上彩云莲。无极宫内受封后。快乐逍遥自在仙。老君曰:老者、乾阳也,君者、性王也,曰者、说谈也。夫老君之出。莫知...

张至顺:皇極品第二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皇極品第二(炁体源流)

皇極品第二(张至顺炁体源流)吾不知其名。强名曰道。夫道者。有清有浊。有动有静。天清地浊。天动地静。吕诗诗云清静妙经亘古无。水精注后理方舒。品分廿四超三界。大地遵崇获宝珠。关帝诗云一卷无爲清静经。旁门外道不相亲。改邪归正循天理。长生不死也由人。吾不知其名者。吾乃我也。是太上自叹。大道本无形象所定。更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