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炁体源流 > 正文内容

张至顺:真常品第十二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4年前 (2022-03-07)炁体源流6663

真常品第十二(张至顺炁体源流)

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。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

文昌帝君诗曰

乾坤日月皆无心,赤炁扬辉处处灵。

惟有玄根同太极,自然焕发合天经。

流行万古兼千古,合撰清宁永太宁。

清净洞阳敷妙德,真机运动不留停。


张至顺:真常品第十二(炁体源流)


真常应物者。无念纷扰谓之真,五德五元谓之常,感而遂通谓之应,图片yao(发药音)苗发生谓之物也。真常得性者。此感彼应谓之得,真灵不散谓之性也。

常应常静者。此常乃平常之常,又非真常之比也。平常事来则应,事去则静矣。常清静矣,是言寂然不动也。修道之士每日上丹,扫心飞相,去妄存诚,阳极生阴,寂然不动,万缘顿息,阴极生阳,感而遂通,万脉朝宗【米晶子注:正法眼藏,万法皈宗。此张多看爲妙。】,而先天五德发现,名曰真常。

真常者良知也。先天五元发现,名曰应物。应物者良能也。良知良能,乃名真性。人心死尽,道心全活,乃名真常得性。先天一气名爲物,知觉收敛名爲应。人心常死,则道心常活。道心常活,则妄念不生;妄念不生,则常复先天;常复先天,则药苗常生;药苗常生,则真性常觉;真性常觉,则真常常应;真常常应,则河车常转;河车常转,则海水常潮;海水常潮,则火候常炼;火候常炼,则金丹常结;金丹常结,则沐浴常静;沐浴常静,则法身已成;法身已成,了然无事。故曰: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

可叹世人,在儒者希圣学贤,一见五经四书,每言去慾爲先,就以一味去慾而了大事,再不穷究存心养性,心是何存?性是何养?在释者叅禅学佛,一见法华金刚,每言去念爲先,就以一味去念而了大事,再不穷究明心见性,心是何明?性是何见?在道者修真学仙,一见清静道德,每言观空爲先,就以一味观空而了大事,再不穷究修心炼性,心是何修?性是何炼?岂以一味顽空枯坐,道可成哉?

岂不知大道即天道,天道生长万物,全赖日月星辰,风云雷雨。易曰:鼓之以雷霆,润之以风雨,日月推迁,一寒一暑是也。岂以一味空空无爲,而万物自能成乎?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张至顺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angzhishun.com/post/30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张至顺:真常品第十二(炁体源流)” 的相关文章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虚无品第十(张至顺炁体源流)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,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,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紫清真人诗曰此法真中妙更真,无头无尾又无形。杳冥恍惚能相见,便是超凡出世人。翠虚子诗曰无心无物亦无身,得会生前旧主人。但是此中留一物,灵台聚下纤砂尘。能遣之者,是将一切杂念,遣逐他方...

张至顺:虚空品第十一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虚空品第十一(炁体源流)

虚空品第十一(张至顺炁体源流)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,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慾岂能生。慾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观空子诗曰富贵荣华似水沤,尘劳识破上慈舟。观空得宝炉中炼,稳跨青鸾谒帝洲。惧留孙诗曰空形空象空仙方,空寂空心空性王。空里不空空色相,真空观妙大文章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者。...

张至顺:真道品第十三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真道品第十三(炁体源流)

真道品第十三(张至顺炁体源流)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。元始天尊诗曰清静妙经本自然,得明真道悟先天。金丹一服身通圣,随作逍遥阆苑仙。灵宝天尊诗曰清静真言却不多,内中玄妙少人摩。此身有盏长生酒,请问凡夫喝过么?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者。此承上章而言,如此清静无爲,可返先天。既返先天,渐次以入真道。真道者,非三千...

张至顺:妙有品第十四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妙有品第十四(炁体源流)

妙有品第十四(张至顺炁体源流)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。道心子诗曰奉劝世人希圣贤,荣华富贵亦徒然。身中自有长生酒,体内不无养命钱。色即是空空即色,仙爲祖性性爲仙。乾坤听得吾师劝,急早回头上法船。虽是虽然;名是名目;得爲得传;道爲大道;实者真也;无者虚也。虽名得道者,乃承上文而言,渐入真道也。得受明师真传正...

张至顺:至道品第十五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至道品第十五(炁体源流)

至道品第十五(张至顺炁体源流)爲化衆生,名爲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斗母元君诗曰识得生身性自归,无不爲兮无不爲。万殊一本退藏密,生圣生凡在此推。观音古佛诗曰可传圣道领慈航,普渡羣迷炼性光。能悟先天清静道,金仙不老寿延长。爲化衆生者,爲者专意也;化者普度也;衆者一概也;生者男女也,劝化九六众生而回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