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炁体源流 > 正文内容

张至顺:生死品第二十三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2年前 (2022-03-07)炁体源流10242

生死品第二十三(张至顺炁体源流)

便遭浊辱,流浪生死。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
薛道光【一】诗曰

苦劝人修不肯修,常存苦海爲何由。

百年富贵电光灼,口气不来万事休。

翠虚真人诗曰

老君清静度人经,指出身中日月星。

生死死生由自主,佛仙仙佛在心灵。

便者,定要也。遭者,逢临也。浊者,下贱也。辱者,欺凌也。便遭浊辱者,是言人生在世,贪心不了,名利恩爱之中,便是烦恼忧愁,种种波滔,但失陷处,必受五浊之辱也。流者,沉下也。浪者,事迭也。生者,河图也。死者,洛书也。流浪生死者,言人在世,迷于酒色财气,不知生从何来,死从何去。

夫生仙生人之道者,河图而已矣。人生之初,秉父母之元气,而结一颗明珠,名曰无极,得父母之精血,名曰太极。

天一生壬水,在上生左眼瞳人,在下而生膀胱;

地二生丁火,在上生右眼角,在下而生心矣;

天三生甲木,在上生左眼黑珠,在下而生胆;

地四生辛金,在上生右眼白珠,在下而生肺;

天五生戊土,在上生左眼眼皮,在下而生胃;

地六成癸水,在上生右眼瞳人,在下而生肾;

天七成丙火,在上生左眼角,在下而生小肠;

地八成乙木,在上生右眼黑珠,在下而生肝;

天九成庚金,在上生左眼白珠,在下生大肠;

地十成己土【二】,在上生右眼皮,在下而生脾。

由此而五脏,由此而六腑,以至週身三百六十五骨节,八万四千毫毛孔窍,莫不由河图而生之也。生凡如此,生圣亦如此也。

夫人死之由,洛书而已矣。从先天之河图,变后天之洛书,又从洛书中央土,去剋北方水,则肾亏矣;北方水去剋南方火,则心亏矣;南方火去剋西方金,则肺亏矣;西方金去剋东方木,则肝亏矣;东方木去剋中央土,则脾亏矣。五脏一亏以至六腑百体,俱皆衰矣,不死有何待哉?

此死彼生,如波浪一般,故曰:流浪生死也。常沉苦海者,言酒色财气,爲四大苦海,若不扫除,焉能不常沉苦海者哉?永失真道者,因迷昧四字,常存苦海,连人身难保,何能言道?岂不永失真道矣!深可叹哉!

【一】米晶子注:三祖薛道光。四祖陈泥丸。

【二】米晶子注:戊土,阳土。己土,阴土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张至顺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angzhishun.com/post/41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张至顺:生死品第二十三(炁体源流)” 的相关文章

张至顺:炁体源流自序

张至顺:炁体源流自序

自 序 炁體源流余自十七岁于华县半截山碧云庵参入道门,就志学道,参生死之变,习长生之术。尝于北京白云观藏经楼偶得《太清元道真经》一部,直指生死,长生久视,至道不烦也。指示修道本体,安静和柔,不移自性,常守虚无,湛然不劳,乃得自然之道也。道祖为万法之王,玄之又玄,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,即是先天一点真阳之...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昔鸿濛分判。阴阳始列。轻清上浮者爲天。重浊下凝者爲地。清浊相混者爲人。盖人禀乾坤而交以成性。受阴阳而感以成形。得五行之化育。而五脏五德五灵。由斯而全焉。列三才之品。爲万物之灵。世间难得者人也。人生难得者道也。夫人与天地同才。而不能与天地同长久者何也。皆因不知消长之理也。人与仙佛同体。...

张至顺:人心品第六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人心品第六(炁体源流)

人心品第六(张至顺炁体源流)夫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。黄老诗曰一贯道心孔氏书,于今清静启灵图。真经真法皆言道,天理天年也在儒。汉武枉寻千岁药,秦王空想万年谟。此经在手春秋永,别有乾坤镇玉壶。夫人神好清者。一阴一阳乃爲人,人得一爲大,大得一爲天,超出天外,方爲夫字。人者,得天气下降,地气上昇,阴阳相结,以...

张至顺:三尸品第八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三尸品第八(炁体源流)

三尸品第八(张至顺炁体源流)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静,澄其心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慾不生,三毒消灭。无垢子诗曰七情六慾似风尘,一夜滂沱洗垢新。待等地雷初发动,尸嚎鬼哭好惊人。达摩祖师诗曰一阳气发用功夫,九蛊三尸趁此除。到阵擒拿须仔细,恐防堕落洞庭湖。常者,平常也,能者,志能也,遣者,逐遣也,慾者,私慾也。言二六...

张至顺:气质品第九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气质品第九(炁体源流)

气质品第九(张至顺炁体源流)所以不能者,爲心未澄、慾未遣也。钟离祖诗曰炼性先须炼老彭,一轮娥月西南横。阴符进退丹益熟,阳火盈亏月渐明。拆坎填离返本位,擒乌捉兔复初城。从今不上阎王套,我做神仙赴玉京。所以不能者,是不能扫三心,飞四相也。爲心未澄者,是人心未死也。慾未遣也者,是七情六慾常未去也。盖人生天...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虚无品第十(张至顺炁体源流)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,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,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紫清真人诗曰此法真中妙更真,无头无尾又无形。杳冥恍惚能相见,便是超凡出世人。翠虚子诗曰无心无物亦无身,得会生前旧主人。但是此中留一物,灵台聚下纤砂尘。能遣之者,是将一切杂念,遣逐他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