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炁体源流 > 正文内容

张至顺:万物品第二十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1年前 (2022-03-07)炁体源流7825

万物品第二十(张至顺炁体源流)

既惊其神,即著万物。

康节夫子诗曰

万物原来在一身,天文地理亦同亲。

凡夫不究源头理,性入幽冥骨葬尘。

子思夫子诗曰

不生妄念不惊神,焉能著物昧天真。

劝君急访灵明窍,养性存心学圣人。

既者,事过也。惊者,不安也。神者,元神也。即者,就此也。着者,执固也。万者,包罗也。物者,各体也。

夫人有妄心,则元神随识神而牵引,不是想着天上万物,便是想着地下万物;不是想着世上万物,便是想着人身万物。而天上万物,不过日月星辰、风云雷雨八字,以包其馀也;地下万物,不过山川草木、五行四生八字,以包其馀也;

世上万物,不过名利恩爱、酒色财气八字,以包其馀也;人身万物,不过毫毛、孔窍、精血、肉骨八字,以包其馀也。

天之万物、地之万物、人之万物,总归先天八卦之所生化者也。夫先天八卦,对待之理。乾南坤北,离东坎西,四正之位。震东北,巽西南,艮西北,兑东南,四隅之位也。此谓卦之相对也。乾之三爻阳,而对坤之三爻阴,名曰天地定位也。震之下一阳,中上二阴而对巽之下一阴,中上二阳,名曰雷风相搏也。坎之内一阳外二阴,而对离之内一阴,外二阳,名曰水火不相射也。艮之上一阳,中下二阴,而对兑之上一阴,中下二阳,名曰山泽通气也。此谓爻之相对也。

卦爻相对乃先天而天弗违,成圣之道也。从鸿濛分判之后,乾之中爻阳,去交坤之中爻阴,变坤爲坎;坤之中爻阴,来交乾之中爻阳,变乾爲离;坎之上爻阴,去交离之上爻阳,变离爲震;离之下爻阳,来交坎之下爻阴,变坎爲兑;震之中上二阴,去交巽之中上二阳,变巽爲坤;巽之上爻阳,下爻阴,来交震之上爻阴,下爻阳,变震爲艮;艮之上爻阳,下爻阴,去交兑之上爻阴,下爻阳,变兑爲巽;兑之中下二阳,来交艮之中下二阴,变艮爲乾矣。故离南坎北,震东兑西,乾居西北,巽居东南,艮居东北,坤居西南,先天变爲后天。后天者流行之气,故后天而奉天时,延命之术也。所以不知先天无爲之道,后天有爲之术,故不能成仙者此也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张至顺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angzhishun.com/post/38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张至顺:万物品第二十(炁体源流)” 的相关文章

张至顺:炁体源流自序

张至顺:炁体源流自序

自 序 炁體源流余自十七岁于华县半截山碧云庵参入道门,就志学道,参生死之变,习长生之术。尝于北京白云观藏经楼偶得《太清元道真经》一部,直指生死,长生久视,至道不烦也。指示修道本体,安静和柔,不移自性,常守虚无,湛然不劳,乃得自然之道也。道祖为万法之王,玄之又玄,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,即是先天一点真阳之...

张至顺: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(老子传节录)

张至顺: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(老子传节录)
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(老子传节录)老子传节录老子者,楚之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,生于周定王三年,生而皓首,故称老子,姓李名耳,字伯阳,諡曰聃,周守藏室之史也,亦云柱下史,孔子适周,将问礼于老子,老子曰,子所言者,其人与骨皆已朽矣,独其言在耳,君子得其时则驾,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,吾闻之,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...

张至顺:无极品第一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无极品第一(炁体源流)

无极品第一(张至顺炁体源流)老君曰大道无形。生育天地。大道无情。运行日月。大道无名。长养万物。木公祖师诗曰道德天尊演妙玄。尊经一部即真传。求师指破生死窍。得诀勤修龙虎丹。箇箇同登清静道。人人共上彩云莲。无极宫内受封后。快乐逍遥自在仙。老君曰:老者、乾阳也,君者、性王也,曰者、说谈也。夫老君之出。莫知...

张至顺:道心品第五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道心品第五(炁体源流)

道心品第五(张至顺炁体源流)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正阳帝君诗曰可叹苍生错认心,常将血肉当黄庭。三途堕落无春夏,九界昇迁少信音。便向仙街了罪籍,遂从道路脱寒阴。吉凶两岸无差错,善士高昇恶士沉。重阳帝君诗曰道心惟微人心危,几箇清清几箇知。至善中间爲洞府,玄关里面是瑶池。猿猴紧锁休迁走,意马牢拴莫呌驰。...

张至顺:三尸品第八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三尸品第八(炁体源流)

三尸品第八(张至顺炁体源流)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静,澄其心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慾不生,三毒消灭。无垢子诗曰七情六慾似风尘,一夜滂沱洗垢新。待等地雷初发动,尸嚎鬼哭好惊人。达摩祖师诗曰一阳气发用功夫,九蛊三尸趁此除。到阵擒拿须仔细,恐防堕落洞庭湖。常者,平常也,能者,志能也,遣者,逐遣也,慾者,私慾也。言二六...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虚无品第十(张至顺炁体源流)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,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,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紫清真人诗曰此法真中妙更真,无头无尾又无形。杳冥恍惚能相见,便是超凡出世人。翠虚子诗曰无心无物亦无身,得会生前旧主人。但是此中留一物,灵台聚下纤砂尘。能遣之者,是将一切杂念,遣逐他方...